版权声明

公开播客转录稿是为听力障碍人士提供便利,也为照顾大家不同的信息摄入方式偏好。 此文件中的内容仅供个人使用。未经明确许可,禁止在任何公开平台上重新分发、复制、修改或以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使用本文字稿,请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授权:[email protected] 未经授权擅自使用本文字稿的行为将构成对版权的侵犯,并将面临法律追责。 版权所有 © [2025] [独立空间Harper’s Journal]。保留所有权利。

收听/阅读导航

00:10 本期主题:如何做出真正有可行性的行动计划

嗨,大家好,欢迎你来到或者回来到《独立空间》,我是Harper。你现在正在收听的是《独立空间》一个迷你系列,我们把它叫做「重拾行动力,走出能量低谷」三部曲。在我的计划当中,这会是三期循序渐进的节目。每一期我会分享我发生心态上的一个转变、我学习到的一个概念,又或者是我用过的实操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调整状态,走出一种停滞的低能量的循环。 上一期节目是我们这个系列的第一期,和大家聊的是一个帮助我们追踪记录和复盘日常的工具,叫做「每日审计」。 如果你是这个系列的新听众,你现在的状态还是比较疲惫,你在寻找一个行动门槛尽可能低、尽可能轻松无压力的小方法帮你迈出调整状态的第一步,那非常推荐你可以回到上一期节目,从每日审计开始听起。

那已经听了上一期节目并且有尝试这个每日审计方法的听众朋友们,你们现在应该已经对自己当前的状态有一个非常客观和清晰的认识,包括你知道你的「时间黑洞」会出现在哪儿、每天最大的「能量跌点」会是什么时候出现、因为什么原因,而且你会生成一份「即时优化清单」。理想的话,你应该已经落地了一些非常细小的改变,让你的生活重新变得更加轻而易举。 那我们今天算是书接上回,今天要聊的就是如何做出一份真正有可行性的行动计划。但今天我们的关键词不是落在「行动」或者「计划」上,而是落在「真正可行」这四个字上。


02:08 往期回顾:从情绪角度理解行动为何受阻

拯救行动力!疏通4种情绪堵塞,让想法和行动对齐*

关于提升行动力这个话题,已经不是我在节目里第一次聊了。 去年11月的时候,我就出过一期节目,叫做「拯救行动力!疏通四种情绪堵塞,让想法和行动对齐」。在那一期节目里,我提到了一个自己对于低执行力的主张,或者说是一个猜想。 我说,我们90%对自己拖延、懒惰、不作为、不自律的指控,都能用一种天性解释,就是我们想要维持舒适的这么一种天性。可恰恰是我们选择了忽略、选择拒绝处理这样的不舒服,让他们慢慢成了一种又一种的情绪塞子,堵塞了我们的行动力。 所以我发现,这个关于行动力的议题实际上是情绪觉察的议题,得去磨练我们能在不舒服当中找到舒适适的适应性。 在所有这些我们想要规避的不舒服的情绪里面,排第一的必须是「恐惧」。为了躲避恐惧,我们有时候甚至接受了要和焦虑、抑郁、后悔这样的情绪做长期斗争。 如果要把「恐惧」这种感受背后更加具体的情绪给一一命名出来,它可能是「完美主义」、「秩序焦虑」、对于一种「社交性拒绝」信号的恐惧,还有对任何形态的改变的躲避,甚至包括躲避自己潜在能够达成的成功。 如果你对于从情绪这个角度切入行动力的话题感兴趣的话,那我可以把那一期的链接也放在本期的文字详情,就是我们常说的show notes里头。


03:54 你是在借用做计划幻想最优版本的自己,还是在客观地衡量当下真正可行的下一步?

那今天我想分享另外一个和行动力相关关的,关于我对做行动计划这件事儿的想法。 我想,根据这一期节目的标题点进来的你可能多多少少有这么一个疑问——为什么我每次下定决心做出来的行动计划,最后好像还是没有办法保证它能够被我贯彻下去? 作为一个非常爱做计划的J人,我后来发现我在做行动计划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带着我的理性脑,而是带着我的感性脑。或者更确切的来说,是带着一种我对未来的想象。 如果我们是理性的在看待一份行动计划,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那应该是我们自知现在在点A,我们想要达成的某一个目标,它在点B。点A和点B之间有一段差距,所以我们制定了一份行动计划,帮助我们一步一步稳定的接近我们的目标点B。 我之所以说我没有理性的利用行动计划,是因为我意识到我其实根本没有在指望着一份行动计划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来帮我到达我的目标点B,而是在依托做计划这个过程本身,把自己带入到已经到达点B的自己去进行一种舒适的畅想。 是我对我现在的状态还不够满意,我对我现在的行为选择还有很多负面的评价,所以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用做计划的方式帮我找回一种掌控感,让我重新有一种希望感,这种希望感叫做「我可以成为一个更优秀、更值得、更让我自己喜欢的样子」。

所以它代表的其实是一种想象,它存在的意义不是帮我们采取行动达成目标,而是帮我们安抚某种情绪。 那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们总是难以如期的贯彻我们的行动计划——答案很简单,这份计划对当前的我们来讲就是不现实的,我们只是在带入那个理想当中最优版本的自己。借着做计划的这么一个由头,我们是在书写一份想象。 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在理性的考虑当下真实拥有的时间和精力、有多少可以这么分配。时间还不是最主要的感觉,最重要的是身体和脑力的能量。 我记得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聊最近我的状态,我朋友给了我一个很重要的提醒,叫做**「时间和时间不都是一样的」**。 我们要是只是算一笔时间上的账,我们就会发现白天上班能在办公室里坐班7个小时。在这7个小时当中,我们能处理很多的事情,会觉得很有效率。晚上,拿我自己说哈,下班到家5点钟,然后睡觉12点,中间其实同样也有7个小时这么长。同样长度的时间窗口,我就期待我还能够像白天坐班一样,保持头脑的清醒,保持反应快,保持高度专注。

但这是不可能的。经历了白天7个小时,无论你是高强度的作业,还只是低强度的在维持生活,你都有很大程度的精力消耗了。 到了晚上的时候,就不能再假设自己和白天的精力状态能够持平,白天能雷厉风行的处理20件事,学习工作上面的事儿都不在话下;但晚上要处理那个代办清单上的一个事项都显得吃力。这是可以被理解的,因为时间和时间不都是一样的,你在不同的时间当中,你的状态,你已经被消耗了多少都是不同的。 这是一个非常老生常谈的点子了,相信大家也不是第一次听**「时间和精力这两者并不是永远对齐」**的这么一个概念,但我觉得我们时不时还是需要被提醒一下。等下一次我们看见自己有很多的时间却好像只完成了很少的事情,我们可以先不要急着觉得愧疚,不要急着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而责怪自己,因为可能时间这本账上你的盈余还有很多,但精力这本账上你已经非常入不敷出了,或者是亏空了。 所以还是要强调,在做行动计划的时候,现实,现实,现实,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也是为什么「审计你的一天」是我们这个系列的第一步,因为那一步让你看到的、让你客观记录下来的,就是你现在最现实的状态,你最现实的资源有哪些,包括时间、精力、专注度、身体、能量等等。


09:22 歪个题:在预测到重要生活变动时提前启用你的支持网络